来了来了,超好吃的龙门美食攻略!
01
龙门宴:最有风味的美食
LONGMEN
“龙门宴”是围绕龙门胡须鸡、龙门河鲜、龙门鹅、龙门鸭、龙门土猪、龙门山坑螺、龙门豆腐、龙门腊味、龙门时蔬(根茎类、叶菜类)等龙门本地市场精心制作的菜品。
山坑螺鸡煲
山坑螺鸡煲选用龙门三黄胡须鸡与本地山坑螺为主料,生姜、蒜等配料爆香,再加入胡须鸡和山坑螺,最后加入调味料调味焖煮而成。
高温作用下,山坑螺的鲜味与鸡肉的香味充分融合,鲜味十足;胡须鸡肉厚雪白,嫩滑不腻,皮脆适口,味道鲜美,山坑螺肥美清甜。
龙门客家淋肉
龙门客家淋肉选用猪的前腿洗净,切成四方块,用滚水泡一下过冷水;放入锅中加入油、盐、冰糖、八角粉、香叶、小回味料等调料一起炒,最后干蒸而成的。其口感香醇,越蒸越能散发食物的独特香味。
紫苏炒山坑螺
山坑螺只有在水质清澈的环境里才会生存,而龙门正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水质良好,无污染,适合山坑螺的生长,所以这里的山坑螺干净肥美。再加上紫苏、姜葱等配料进行爆炒,相当美味。
竹笋炒腩肉
鲜春笋肉质爽脆,清香鲜美,五花肉煸炒过后香而不腻,春笋与五花肉搭配鲜香十足,爽脆可口。
山水酿豆腐
山水酿豆腐选用龙门本地的土黄豆和天然山泉水,采用传统的手工石磨的方法制成的豆腐,肉馅选用七成的瘦肉和三分花腩,加入盐、胡椒粉、葱头腌制好酿入豆腐中,豆腐一面煎至金黄,倒入酱汁加盖焖制而成。豆腐外表酥香,里面嫩滑,肉馅鲜嫩。
麻榨粉葛
麻榨粉葛种植历史悠久,其中东埔村的粉葛尤为出名,产出的粉葛品质优良。在龙门,常以粉葛煲汤、粉葛扣肉、清蒸粉葛等方式食用。其味清香,其形状晶莹透亮,食之口感清甜无渣。
姜蓉蒸鱼
姜蓉蒸鱼选用瘦身草鱼(首选用泉水和吃草长大的鲜嫩瘦身草鱼),洗净去腥,涂抹调好的姜蓉(首选龙门土山姜),上笼蒸10分钟,以葱丝、红辣丝装饰,最后淋上热油。姜蓉蒸鱼鱼肉雪白,油脂分布均匀,口感鲜嫩不腥。
02
非遗美食:历经岁月的味蕾经典
LONGMEN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雕刻在人们的心田与舌尖,那么蕴藏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与回忆的非遗美食,一定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龙门胡须鸡
龙门胡须鸡,又称龙门鸡,自古闻名。在20世纪80年代,胡须鸡和西溪笋、蜂蜜、草菇并称为龙门县四大出口特产。民间文学——龙门胡须鸡传说,讲述了龙门胡须鸡的来历,于2019年4月列入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龙门县志》记载,龙门胡须鸡已有400多年的繁育史,最初被称为“蛇头鸡”或“草头鸡”,是广东四大名鸡之一。胡须鸡具有胸宽、身横、脚短和“黄毛、黄脚、黄嘴、下颌有一撮胡须”的特征。其肉厚雪白,胸尾油多,嫩滑不腻,皮脆适口,味道鲜美。无论用什么方法烹调,都能保持其鲜美的原味。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以圆形为主,像是缩小版的月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间或有少许鱼仔形,寓意年年有余。龙门人做米饼用的模具上通常是牡丹花或是一些吉利的词,如“福”“喜”等,寓意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
大笼糍
龙门县龙江镇大笼糍盛于明代初期,它是年糕的一种,是龙江镇当地村民春节时期用于祭祀或送礼的传统食品。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这三天是做大笼糍的传统日子。开笼一般在新年农历正月初二。大笼糍,传承于龙江镇客家的传统习俗文化。2015年2月,大笼糍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传统的食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大笼糍切片,蒸煮后,蘸糖水享用,香甜软糯。其二是切片后,放锅里煎成金黄色,煎好后蘸上糖浆或盐吃,口感爽滑,很有嚼头。
艾糍
龙门人清明吃艾糍源于清代中期。每逢清明节龙门县各乡镇家家户户,特别是农村都有做艾糍的习俗。民间清明又称“鬼节”,艾草有辟邪的作用,清明做艾糍也是用来拜祭先人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清明吃艾糍可以防风防雨,意为在田间劳作不怕风吹雨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2024年3月,艾糍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艾糍可甜,也可咸,传统用料多为萝卜丝、猪油渣、虾头、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艾糍也常用来当作早餐,街上小摊常将其与其他食物一起卖,做法是将已经蒸好的凉艾糍用一些油用慢火煎熟。一些酒楼早茶档有的也有艾糍这道小吃,也多是用煎熟的方法,包的是芝麻花生馅。
龙门腊味
龙门最常见的腊味有:腊鸭、腊肠、腊肉、腊鱼……龙门腊味制作注重天然食材和传统工艺,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通过自然气候条件晾晒而成。这使得龙门的腊味更加纯正和天然,香气浓郁,令人垂涎欲滴。
食用龙门腊味的时候,将其切片,很有嚼头,腊香扑鼻,一实一软,醇厚滋润,令人回味无穷。
龙门腐竹
龙门腐竹分头竹和尾竹。高品质的腐竹色泽金黄,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腐竹的主要原材料是黄豆,将黄豆打成浆,放到锅里煮开结成膜状后将膜捞起放至竹筒上吊起晾干就是腐竹了。2019年4月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龙门乡村,常常能见到腐竹白的制作。腐竹是一种凭借辛勤才能做出来的传统美食,每天凌晨,天未亮,勤劳的村民就得开始制作腐竹。在山秀水美的地方,腐竹的豆香味,为农村增添一丝温暖的情怀。
地派豆腐
在龙门美食图谱里,地派豆腐外表看似普通、平淡,但它选用本地黄豆和天然山泉水,采用传统的石磨方法制作,豆味浓郁,嫩滑清甜,让人回味无穷。
地派豆腐的传统技艺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古时地派客家村落,每逢节日,各家各户都磨豆腐待客,由于所用的是地派山泉水,水质好无污染,制成的豆腐嫩滑可口,有韧性不易碎,风味独特,便成了地派的特色菜,菜式主要有地派山水豆腐、地派酿豆腐。
永汉肠粉
永汉肠粉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白的粉皮下,透露出黄色、淡黄色、绿色的各种不同馅料。在口感上,吃起来来也是鲜香满口、细腻柔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永汉肠粉有多种馅料:豆角、腌萝卜、咸菜、肉碎、鸡蛋等,最受欢迎的是肉腩馅料,新鲜猪肉味和米浆的香味相辅相成,令人不忍停筷。
龙门云吞
龙门云吞采用优质高筋玉米面粉、鸭蛋、新鲜猪后腿肉、海南胡椒制作而成。在面粉里加入鸭蛋和适量的水,揉至起筋,发酵。把面压制成型,每压一次,调薄一次,过程中不断洒玉米粉铺面,使其不会粘黏。在压制最后一次时,反复重叠,直到面皮变薄,最后切成正方形即成云吞皮。紧接着是包馅,用筷子卷馅入面,把皮包成元宝型即可,大小一般以“一口吞”为标准。
吃上一口皮薄肉馅足的云吞,再品尝一个爽滑的肉丸,最后慢慢喝上几口汤,美味至极。
西溪笋
薄如蝉翼、肉质爽脆、清甜甘滑,这是龙门著名特产西溪笋的口感。西溪笋在没有污染的深山中自然生长,符合现代人追捧绿色食品的理念和要求,极受市场欢迎,在20世纪80年代,西溪笋和蜂蜜、胡须鸡、草菇并称为龙门县四大出口特产。2009年,西溪笋制作技艺列入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溪笋生长在深山,鲜笋体大肉厚,肉质鲜白肥嫩、爽口,传统用鲜笋加工制作的干笋衣薄而透明,肉质爽脆,清甜甘滑,可搭配肉类焖、蒸、炒,非常好吃。
长滩米粉
龙门县长滩粉流传于龙华镇沙迳长滩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7年12月,长滩粉传统技艺被列入龙门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成为龙门传统美食的一张闪亮名片。
长滩粉采用优质冬米和清冽的泉水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无任何添加剂,粉薄透明、爽滑可口、韧度适中、易熟不易糊,蒸、煮、炒皆可,产品质优价廉,远近驰名。
铁岗米酒
铁岗米酒酿造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铁岗米酒以优质大米和山泉水经传统方法酿制而成,入口芳香,在当地许多农户都懂酿造米酒的技艺。
铁岗米酒,香气幽雅悦人,醇厚甘美,喝多了不上头,近年已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等地。2019年4月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龙门黄酒
龙门黄酒,是一种用糯米特制的黄酒,也常被称为“娘酒”,是客家地区深受大众欢迎的民间饮品。2019年4月,龙门黄酒制作技艺列入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黄酒不仅具有客家独特的风味和保健作用,而且成为一种展示客家礼仪和联络感情的赠品,更是旅游开发推广的产品。今天,龙门土特产店各种酒类品牌琳琅满目,但淳而不烈的黄酒,是不少人的心头好,春节里的黄酒鸡汤,慰藉了多少人的乡愁。
沫柴头
沫柴头,因它的口感特点像老旧松散枯掉的脱落木头一样,吃起来“松、脆、甜、糯”,因此称为“木树头”,龙门本地方言称它为“沫柴头”。
沫柴头是龙门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是过年时油炸粉果类的一个重要品种,其有本土、地道的传统家乡特色,采用精选优质糯米、冬米、南昆山水等精制而成,其色金黄,松脆可口,其味清甜,令人回味无穷。
麻榨九层糕
九层糕,起源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流传于龙门县麻榨镇,至今正有一百多年历史。据当地老一辈讲述,当时有着水上人家女儿出嫁,母亲特意蒸做一碟九层糕送给儿女做陪嫁品的传统习俗。寓意祝福夫妻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九九长长,做事一帆风顺,生活步步高。
九层糕,是由多种配料蒸做完成,主要有:米粉、猪肉、鱿鱼、虾米、木耳、蒜头、花生油组成。在制作过程中,工序多,要求严格,操作熟练,时间准确,火候到位。用6分钟蒸做一层,54分钟蒸做完毕。
南昆山毛茶
南昆山毛茶,又名“百岁茶”、“可可茶”。南昆山下坪社区水口村毛茶传统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南昆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山高林密,竹海连绵、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一种珍稀茶叶品种被中山大学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发现命名为南昆山毛茶,因其特殊的饮用药理功能富含可可碱,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尚未发现的一种天然无咖啡碱的珍稀茶树资源。制成茶叶饮用具有清热解毒、调血脂、降血压、增强心肌搏动力、消炎抗菌延衰老、消除烟酒对人体的毒害、延年益寿的显著功效而闻名于世。2020年8月,南昆山毛茶传统技艺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地派山茶
龙门县地派山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地派镇草木灵秀,山高林密、海拔高、富氧离子丰富、雨量充沛,是茶树的绝佳种植地。正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了地派山茶种植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地派山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2024年3月,地派山茶被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麻榨藤茶
龙门县麻榨镇北隅村狮岭藤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藤茶的制作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这种茶是由当地的野生藤本植物制成的,具有独特的口感和功效。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这种茶一直被当地人视为珍贵的饮品并因其多种保健功效而备受推崇。
来自龙门文旅
转载请注明:五六六 » 惠州龙门美食有哪些+惠州龙门美食推荐+龙门美食一条街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