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区的这个小岛,是鸟界的顶流网红!有图为证→
褐翅鸦鹃、小鸦鹃
白鹭、池鹭、夜鹭……
越来越多的鸟儿
在万江龙湾岛“安家”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资源调查团队的观测记录显示,东莞这个小岛有植物154种、鸟类33种、昆虫45种。其中,褐翅鸦鹃和小鸦鹃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凤尾蕨科的水蕨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东莞万江龙湾岛有植物154种、鸟类33种、昆虫45种
万江龙湾岛位于东江南支流东莞段河中央,面积约3.03公顷,相当于5个足球场那么大。由于四面环水,小岛成了东莞闹市中一片宁静区,汇聚了上百种动物植物,成为观测东莞生物多样性的窗口。
在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前夕,东莞日报记者跟随环境教育资深导师的脚步,登上龙湾岛见证东莞生物多样性的奥妙。
随着船只停靠,水杉、水翁等枝干繁茂的植物扑面而来。上岛后,只见地面铺满了枯枝落叶,各种或高大或低矮的植物恣意生长,不时还能听到鸟儿的啼鸣,有些树叶上还沾着一层厚厚的白色鸟粪。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副局长谭嘉星介绍,上世纪70年代,龙湾岛只有一片竹林,用于手工编织竹器。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化逐渐普及,手工竹器市场收缩,小岛逐渐荒废,多年无人踏足,给了龙湾岛自然修复的时间和空间。
四面皆水,三江六岸,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环境,使得龙湾岛成为众多候鸟理想的繁殖越冬地和迁徙路过地。东莞市环境教育资深导师阮少壮坦言:“这些鸟儿灵敏俊美,常跳跃在滩涂沼泽地,捕食小鱼、蛙、蝗虫等。”由于鸟儿品种和数量众多,越来越多的市民把龙湾岛称之为“鸟岛”,似乎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同。
据介绍,2021年起,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万江分局联合水务、林业、社区等单位合作,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多次登陆龙湾岛,进行生物多样性调研活动,一探这座“神秘”岛屿的面容。
登岛后,调查队分为昆虫组和植物组,各由一名专家带队,在岛上“寻虫踪、觅鸟迹”。调查组在岛上沿着草丛中的小路前进,遇到昆虫和野生植物便进行拍照和记录,并由专家现场对昆虫和植物的种类、特征、习性等方面进行讲解。
经过十余次登岛调研,目前,调查队在岛上共发现白鹭、夜鹭、池鹭等鸟类33种,找到了红颈负泥虫、黄守瓜、蚁蜂等昆虫45种,记录到水翁、乌桕、毛蕨、假苹婆、银合欢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154种,丰富了龙湾岛的“生物图鉴”。
作为生态环保志愿者,阮少壮获评“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见证了东莞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历程。在龙湾岛,阮少壮迅速捕捉到10多种鸟儿,“白鹭、池鹭,还有白喉红臀鹎。”此外,在他的镜头下,我们也认识了红腹土蜂、柑桔会象甲、星斑虎甲……
“动物多、植物多、生态好。”阮少壮认为,龙湾岛处于城市中央,闹中有静,上百种精灵汇聚于此,正是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从侧面印证东莞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
环境好不好,鸟儿用脚“投票”。东莞观鸟记录在2008年只有65种,2023年底达到33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阮少壮认为,东莞鸟儿种类的增加正是环境变好的信号,“鸟儿来了,说明这里有合适的栖息地;鸟儿筑巢繁衍,则周边有充足的食物,有丰富的生态链。”傍晚时分,龙湾岛热闹非凡,成群结队的鸟儿陆续返回巢穴,它们优雅的身姿在夕阳的映衬下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万江龙湾岛,白鹭夜鹭池鹭闹枝头
百灵聚龙湾岛的画面,只是东莞生物多样性的缩影。东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16年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后,通过截污、清淤、补水、堤岸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同时,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引导市民群众爱护自然,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今,一大批河涌呈现出水清鱼欢、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
世界“极危”物种禾花雀(黄胸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东方白鹳、彩鹮,还有野生中华穿山甲……其中,黑脸琵鹭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多以未受污染的小鱼、虾、蟹、昆虫、昆虫幼虫以及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其警觉性特别高,多“掺杂”在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鸟类之间以作掩护,人类难以接近。一批精灵在东莞出没,印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东莞近年观测到的重要生物
东莞住宅小区的猫头鹰幼仔
东莞的黄胸鹀(禾花雀)
东莞滨海湾的东方白鹳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的白鹇
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出现的野生赤狐
东莞谢岗镇黎村村一稻田发现的彩鹮
东莞樟木头林场发现的野生中华穿山甲
在麻涌华阳湖发现的水蕨
来源 | 东莞图库、东莞日报
转载请注明:五六六 » 东莞万江龙湾岛有什么好玩的+万江龙湾岛位于东江南支流东莞段河中央